安全缺位工人受伤 法官“如我在诉”这样解纷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23年11月02日

  工人夏日户外作业因高温受伤引发赔偿纠纷,双方矛盾怎么解?

  近日,宁阳县法院法官践行“如我在诉”理念,引导双方以调解方式两日快速解纷,同时促成被告向原告当场支付33万元调解金,让他们在冬日里感受到司法的善意和温暖。

  
案情回顾

  2022年8月,原告刘某受雇于被告张某进行外墙抹灰工作,由于户外温度过高,加之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,导致罹患热射病,先后在ICU病房住院29天、在康复病房住院63天,出院后仍有认知障碍和行动障碍后遗症,给自身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今年11月,原告诉至宁阳县法院,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、住院伙食费、交通费等费用共计40余万元。

  
法院调解

  承办法官分析案情后发现,该案涉及伤情鉴定环节,如果进入诉讼程序用时较长,对解决原告实际困难、化解双方矛盾不利,如双方能接受调解,则能快速解纷。承办法官于是先联系被告张某,从法理的角度告知他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的规定,他雇佣刘某进行墙外抹灰施工,既没有对刘某进行风险提示和基础培训,也没有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,对刘某受伤具有过错责任。又从人情角度劝告张某,刘某因伤无法工作,还需继续康复治疗,家庭生活面临困难,希望他能积极承担赔付责任,弥补自身过错。经过法官的释法明理,张某表示将积极配合法院与原告进行调解。承办法官又联系原告刘某,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与问候,向原告说明他现在仍处在康复期,需要康复治疗费用,如果按照开庭审理方式会经过比较长的时间,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拿到钱来恢复身体,走出困境。原告听完承办法官的劝说后也同意接受调解。

 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,开庭调解当日,原被告双方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之下,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。承办法官再次向双方释法明理,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将调解金额定到33万元。被告张某向原告表示歉意并承诺积极赔付,原告也表示接受调解意见,最终被告张某当庭支付原告各项费用共计33万元,原告也表示该纠纷一次性处理完毕,法官为他们出具了司法调解书,整个调解过程气氛融洽、进行顺利。这起纠纷从立案到调结仅用时两天,极大减轻了双方诉累,取得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。

  
法官提醒

  现实生活中,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多发生在农村建房、户外作业、装修等情形下。提供劳务的一方大多安全意识薄弱,而接受劳务一方也多是个人,不重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,双方很容易因安全事故引发纠纷。因此,提供劳务方和接受劳务方都应当做好安全防范。对接受劳务的一方来说,应当保障施工环境安全,尽到安全提醒义务,选择安全可靠的施工工具,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,另外还应尽量为施工人员购买人身意外险。对提供劳务的一方来说,应该增强自身安全意识,做好安全防护,做到规范施工。此外,双方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明确约定各自权利义务及因违约需承担的责任。

  
法条链接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
 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 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,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,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。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,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一方追偿。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,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
  提供劳务期间,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,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,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。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,可以向第三人追偿。

 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(2022修正)》

  第六条 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、住院费等收款凭证,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。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,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。

 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,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。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、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,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。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,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。

  第十二条 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,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,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。但六十周岁以上的,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;七十五周岁以上的,按五年计算。

 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,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,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。

关闭